今年,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为核心,聚焦企业需求,通过优化服务模式、转化知识产权、强化市场监管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8月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1344户,同比增长12.2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
优化服务,推动经营主体登记质效提升。一是针对各类登记主体,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市场监管服务中心组织专业人员提供现场解答政策疑问、指导填写申请材料、协助进行网上申报等指导服务,确保经营主体登记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办事效率。二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代办帮办、送证上门服务,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送到特殊群体家中,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
转化培育,助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进行专利挖掘和培育,针对氢能和固废两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成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窗口,整合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指导站作用,多次深入企业走访服务,助力企业商标品牌建设。“榆林马铃薯”“佳县红枣”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稳居全省第一。
强化监管,促监管效能全面提升。调整了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加了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职能,统筹推进部门联合监管工作,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营业活动的干扰。2025年度,共制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278个,跨部门综合监管计划66个,联合检查各类主体共2606户。据省发改委公布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我局牵头负责的“市场监管”指标评价得分92.20分,全省排名第二。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秉承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的原则,持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服务,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为打造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