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部门,我局立足职能定位,从政策扶持、监管创新、服务提质等多维度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进一步提高“证照联办”执行力度,打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
年初我局印发《登记注册工作要点》,持续简化审批流程,指导县市区市场准入窗口,严格执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实现营业执照办理“秒批秒办”,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放管服”改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管理,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实现“一证准营”,让企业“轻装上阵”。截至7月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7640户,同比增长15.33%。其中,企业8835户,同比减少4.54%;个体工商户28583户,同比增长23.36%;农民专业合作社222户,同比增长4.23%。
二、创新监管方式,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监管执法方面,市场监管局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对新兴产业和初创企业实施“沙盒监管”,给予一定容错空间。同时,加强信用监管,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红黑名单”制度,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完善专利、商标快速维权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帮助企业盘活无形资产,解决融资难题,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四、优化服务供给,提升企业获得感。
我局主动靠前服务,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三送三上”等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依托数字化平台,提供标准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免费法律咨询、质量检测、标准制定等帮扶措施,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五、加强政企沟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通过召开座谈会、不定期回访经营主体等机制,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决经营难题。同时,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更实作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