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三个年活动专栏

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方评估交出满意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次数: 来源: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的“市场监管”指标全省第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全省第五,两项指标均进入全省标杆位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优化营商环境“成绩单”。

近年来,为着力补齐营商环境短板,榆林市市场监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市局信用科、知识产权科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管理信息公开、政务诚信、信用监管、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互联网+监管”及“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各项指标完成质效实现全面提升。

在推进信用监管方面,推动将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全市营商环境专项考核,落实季度调度、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工作措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全市各级部门制定本部门随机抽查检查任务611个,抽取经营主体9972户,检查结果公示9972户,公示率100%,制定部门联合抽查检查任务316个,抽取经营主体2279户,检查结果公示2279户,公示率100%。本部门抽查总数占2023年底实有经营主体数的2.78%,部门联合抽查总数占2023年底实有企业数的2.05%,检查数量均高于省政府相关要求,通过实施双随机抽查检查,有效提升了执法检查工作效能。按照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风险低的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采取非现场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模式,对信用风险较大的从严监管,实现靶向监管。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加强经营主体登记事项、公示信息监管,对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通过登记地址无法取得联系的经营主体,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实施信用惩戒,2024年全市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866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会受到限制或者禁入的约束,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方面,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推进指标提升,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牵头抓总作用,制定《榆林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助力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方案》《榆林市共建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年度推进计划(2024年)》《榆林市2023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执行情况暨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督查检查问题整改台账》,对照部门职责分解任务,下发责任清单,压实工作责任。结合榆林实际,围绕建设知识产权强市,联合市财政局出台《榆林市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实施细则》,从鼓励高质量创造、促进转化运用、强化高水平保护、优化服务供给等方面为市级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奖补提供政策依据,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为强国强省建设贡献榆林力量。截至2024年底,我市年授权专利3347件,位居全省第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57件,每万人口拥有量2.923件,较去年增长了22%;商标有效注册量39777件(全省第四),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全省第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件,地理标志用标企业120户(全省第二)。我市5个商标被认定为“陕西好商标”,榆林市市场监管局被评为组织推荐工作先进单位。